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本站首页 -> 党团建设 -> 团建 -> 正文

贵阳学院理学院岑理新光·青春乡探队赴黔东南州岑巩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5-07-16  来源:   点击量: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发挥共青团作为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作用,教育引导青年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5年7月8日—14日,理学院团总支组建岑理新光·青春乡探队赴黔东南州岑巩县平庄镇、凯本镇开展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以“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青年人才返乡助力”为主题。在实践过程中,岑理新光·青春乡探队通过走访农户、座谈交流、实地考察等形式,与当地村干部、村民、青年深入交流,记录乡村发展的鲜活案例,了解当地产业发展和青年返乡创业情况。

调研过程中,岑理新光·青春乡探队顶着烈日走进田间地头与正在插秧、施肥的村民拉起家常,详细询问水稻种植的品种选择、技术应用、产量效益及销售渠道等情况。通过调研发现,水稻产业的提质增效,离不开政策支持和技术赋能,但也面临着“痛点”: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守劳动力以中老年人为主,对新技术接受慢、应用难;部分村寨缺乏大型农机,农忙时依赖人力,效率较低;深加工环节薄弱,多以出售原粮为主,附加值不高。这些问题,让参与调研的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技术”和“人才”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同时,岑理新光·青春乡探队还主动向返乡青年介绍国家及贵州省对青年返乡创业的扶持政策,做好政策的积极传播者,帮助有意愿投身家乡建设的青年群体更好地了解融资支持、项目孵化、技能培训、税收优惠等方面的具体措施,激发返乡创业的热情与信心。

理学院带队老师表示,此次下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了乡村振兴的基层实践,更让他们体会到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希望同学们把这次经历转化为学习动力,将来用专业知识服务乡村,也希望更多青年能看到乡村的发展机遇,回到家乡、建设家乡。”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既是一次“行走的思政课”,也是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理学院青年学子在实践活动中用脚步丈量土地,用耳朵倾听民声,用知识连接城乡,不仅为当地水稻产业发展和青年返乡宣传贡献了青春智慧,更在实践中深刻理解了“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的深刻内涵。未来,深化“行走的思政课”育人模式,依托专业优势,构建常态化社会实践体系,引导更多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持续为乡村输送青春力量,助力产业升级与人才回流,让青春在田野上绽放绚丽之花。





【责任编辑】一审:王莉      二审:邹英     三审:徐晓凤